产业元素与夜晚景观映衬生辉——舒兰市城区改造项目之夜景亮化篇

时间:2024-08-15 来源:舒兰融媒

细鳞河畔的人行步道上,流动的“彩色长虹”蜿蜒在河道两岸;滨河大街绿化带中,各色彩灯流光溢彩……夜晚,行走于舒兰市各条街路,一街一色、一步一景,随处可见“打卡”地,处处皆是好风景。

夜景亮化工程是提升城市形象、完善城市功能、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路径。近年来,舒兰市委、市政府以建设辨识度鲜明、幸福指数高的“全新舒兰”为目标,积极推进夜景亮化工程,为市民营造安全、舒适的夜间出行环境。

光影织梦 绘就璀璨城市夜空

夜景,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。舒兰市委、市政府顺应群众期待,对城区主要出入口、街路、广场、桥体进行亮化“装扮”,以“大手笔”提升城市夜景观,从“细微处”着手,让现代光影艺术与产业元素深度融合,形成层次丰富、特色突出的景观照明空间格局,不断升级市民夜游观赏体验。

图片

让街路亮起来、美起来,不是简单的灯光堆叠。在街景亮化工作中,舒兰市城市管理部门以树木为依托,采用小灯笼、灯带、流星雨彩灯、福袋挂件等对树木和绿化带进行亮化装饰,并搭配“全新舒兰”主题灯箱,在提升夜景美感的同时,兼顾城市名片的融入,在城市街区、园林空间中打造“打卡”拍照景点,提高市民生活情趣。

图片

“经过细致的装点,现在的滨河大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生活在这里满满的幸福感。”家住滨河小区的市民孙莹由衷感叹。

截至目前,舒兰市已完成对滨河大街、人民大路、建纺路、舒南路等路段亮化美化工作,安装七彩射灯、LED灯串、“萤火虫”灯、烟花灯等各类灯具4万余盏。

匠心独运 景观融合产业元素

亮化,不仅仅是“亮”起来,更要不断适应城市发展和贴近群众生活。市委、市政府按照城市美学原则和亮化功能要求,将白鹅、大米等特色产业元素巧妙融合进灯具造型设计与整体景观设置中,使亮化效果与产业成果相结合,城市品位大大提升。

图片

在罗兰圣菲口袋公园,霓虹灯将白鹅雕塑群串联起来,将光色融入雕塑、花草之中,形成开阔的夜间观赏空间,市民和游客在公园任一视角都能体验到光色旖旎、如梦如幻的“鹅城”美景。

图片

刚下舒兰高速口,一个个独具特色的“稻穗”路灯引人注目。“每次和亲戚、朋友一起走这条路,我都会向他们介绍我们舒兰的白鹅和大米!”市民张先生自豪地说。具有产业特色的路灯装饰在激发市民对本土产业认同感的同时,成为宣传城市名片的有效途径。

图片

同时,舒兰市立足白鹅产业,对鹅街夜市、鹅城酒馆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商业街和知名店铺进行灯光改造,优化消费体验,通过和谐统一的色温营造,充分呈现出“鹅城”应有的产业底蕴。

精准施策 精细管理持续升级

舒兰市在路灯管护工作中采取创新举措,实施“隔一天一巡查”的精细化管理策略,确保快速修复损坏路灯,提升路灯亮灯率和稳定性。

图片

此外,舒兰市城市管理部门特别开通24小时路灯报修热线,市民一旦发现路灯不亮或损坏,可随时拨打热线电话,确保路灯设施“随坏随修”,及早恢复正常照明功能。

针对育才公园等老城区休闲场所灯光照明不足这一问题,舒兰市迅速启动公园亮化改造工程,通过增设高效节能照明设施、优化灯光布局等措施,逐步消除市民在休闲时的照明盲区,让市民在夜晚也能享受到舒适安全的休闲环境。

图片

“现如今,路灯不再是简单的照明工具,成为集功能性、艺术性于一体的‘城市之光’,正是有了这些景观灯,照亮了市民的夜生活,也让舒兰越来越美丽!”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综合科科长许建光说。

舒兰市将以提升城市“颜值”和品质内涵为目标,持续推进夜景亮化工程,以提档升级的高标准塑造精品化城市景观,真正让城市“亮起来”“靓起来”……


记者:张凌宇

初审:齐缘

复审:王健安

终审:王宇静